JDB电子官网

新洋农场:一人精管千亩田 走出高效管理新路径

作者:邱玲娜发布时间:2025-09-21文章来源:江苏JDB电子官网

在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,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新北生产区4大队依托智能化设施应用、管理人员一专多能、精细化管理和差异化考核,成功探索出“一人精管千亩田”的现代化农业管理模式,为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经验。

智能赋能,田间管理步入“指尖时代”。4 大队广泛运用无人机飞防巡田、智能灌溉与远程监控等信息化手段,大幅提升作业效率。在队长陈琪的带领下,大队两名90后队员独立操作植保无人机,圆满完成大队稻麦两季全部打药与抛肥任务,年节约外包成本超 18 万元。2022 年,4 大队试点智慧灌溉系统,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泵站、实时监测墒情,使水资源利用率提升20%,每亩节省零工成本40元,水稻亩产增加 50 斤。物联网传感设备与LoRa 基站全覆盖,真正实现“指尖轻点、灌溉一片”的智能管理。

一专多能,锻造“全能型”农管队伍。4大队队长陈琪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专业,不仅能够娴熟操控无人机,还能驾驶拖拉机、铲车,甚至可以完成基础线路维修。“我们大队虽然只有 3 人,但人人都是多面手。”陈琪表示,“现代农业管理既要懂农艺,还要懂机械、懂智能。”除陈琪外,大队另外两名年轻管理人员一个为本科学历、一个为研究生学历,同样掌握多项实操技能。这种“拿起遥控器能飞无人机,握起方向盘能开拖拉机”的队伍结构,显著降低人力依赖,提升了生产响应速度,为“千亩一人”管理目标奠定了人才基础。

精细管理,向每一寸土地要效益。4大队秉持“靠天眼更靠人脚”的理念,坚持每日两次巡田,实时掌握苗情、墒情与灾情,精准调整农艺措施。同时,持续优化农资管控体系,实现“低成本、高效益”的良性循环。2022年,借助激光平地技术,大队 3004 亩土地平整度误差控制在 5 厘米内,农忙时看水零工由8人减至3人,栽种周期从 15 天缩短至 10 天。在今年夏收中,4 大队小麦亩产和亩效益双双位列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第一,亩效益较平均水平高出29.69%,荣获分公司“突出贡献奖”。“这一切离不开分公司以绩效为导向的差异化考核机制,真正实现了干好干坏不一样,激励我们不断争先创先。”陈琪说。

实践证明,通过智能技术应用、人才结构优化、精细管理与差异考核的多方协同,能够实现“一人管千亩”的高效运营目标。

上一篇:下一篇: